
愛格泵的離心泵產品。
" 四葉草 " 內的技術裝備展區,過去展商習慣比噸位。最大、最高、最重等關鍵詞,成了必不可少的前綴。如今,這一展區也悄然發生變化," 秀肌肉 " 慢慢轉為 " 拼內涵 "。打開展商們的 " 行李箱 ",大家更想對外展示新優勢、新動能、新身份。
比如,從 " 壓土豆 " 中找靈感的工業泵隱形冠軍企業,走出舒適區,為中國市場 " 定制 " 產品服務;全球工業氣體巨頭亮出 " 成績單 ",短短 3 年間,一紙合約落地為一幢嶄新的研發大樓,綠色能源產業鏈賦能長三角區域轉型升級;從客商到展商,從創新孵化專區遷至技術裝備展區……老朋友們以新面貌示人,以新業務突圍。
高端、智能、綠色……從這些技術裝備展區的開箱 " 關鍵詞 " 中,人們也能觸摸到涌動的新質生產力。
新優勢:隱形冠軍從 " 壓土豆 " 中找靈感
新品迭出的進博會上,有一類特別的展商。它們展臺面積不大,拿出的展品不多。但一出手就亮出 " 王牌 ",在細分領域極具競爭力。
擁有 70 余年歷史的瑞士家族企業 " 愛格泵 ",就是這樣一個 " 隱形冠軍 "。該企業誕生于背靠雪山草甸的瑞士小鎮——克萊斯埃(Cressier),企業名稱源于創始人埃米爾 愛格。上世紀 40 年代,愛格在一家土豆加工廠任應用工程師。生產中,淀粉轉移管中的一個泵產生異常,經反復觀察研究,他發現問題出在葉輪上。然而,市場沒有現成的泵能同時處理液體、淀粉纖維和氣體。動手力強的愛格為土豆加工廠親自 " 定制 " 葉輪,將其改裝至泵殼中。這一辦法十分有效,豐收后積壓的土豆也很快被售賣一空。

愛格泵生產的流量控制閥系列產品。
這一成功嘗試,讓愛格挖掘到自身的技術天賦。愛格泵就此誕生。歷經三代人傳承,經年累月,企業靠著好口碑、硬實力,在競爭激烈的工業設備市場找到立身之本。
前兩年,企業開始琢磨這樣一個問題:是否開拓亞洲市場。拓寬市場銷路,企業能獲得更大發展;但風險同樣存在,一旦失敗反而拖累原本業務。進博會的參展經驗成了 " 試金石 ",給予企業信心走出舒適區。" 進博會成為觀察中國市場的一扇窗口,近距離了解企業需求,我們能為‘中國制造’定制產品。" 上海愛格泵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于性順解釋,猶如組裝家具,預算有限時,企業也可按需定制工業泵的零部件。部分核心零部件進口,其他組裝部件由本地生產,減少物流成本。
這一服務模式,與愛格最初在土豆廠的改造經驗相似。靈活的服務選擇,令這家工業泵家族企業很快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最新數據顯示:該企業全球業務量的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
本屆進博會提出打造 " 綠色展臺 ",即保持 100% 的綠色搭建率、100% 的展臺材料回收率。為此,愛格泵將公司展示中心內一款最新混合泵模型拆卸下來,通過燈光等元素,將其裝點為重點展示場景。這款泵的主要應用場景在汽車制造領域,能收集鋁屑,有效避免堵塞。展期結束后,這臺工業泵模型還能 " 回家 ",延續展陳使命。
新動能:從一紙合約到拓圍綠色運輸線
沒有吸睛的工業機器人坐鎮,也沒有高科技 AR(增強現實)智能作業頭盔加持。綠色低碳成為不少參展企業的關鍵詞。全球工業氣體巨頭空氣產品公司也不例外。
企業展臺的 "C 位 " 留給沙盤模型。該公司中國區氫能業務總經理胡華利道出背后奧秘:沙盤模型是該企業即將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期間亮相的低碳和零碳氫 " 制—儲—運—加—用 " 全產業鏈創新方案。該企業亞洲區氫能應用研發中心將在進博會期間投用。
3 年前,氫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行業標準、產業規范等尚待完善。由空氣產品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座大型商業液氫工廠剛開工,亟待引入 " 智腦 " 就近就便開展研發," 距離上游原材料近,能節省運輸成本,提升研發創新效能 "。一邊是謀求布局創新引擎、開拓新市場的龍頭企業,另一邊是摩拳擦掌期待引入創新動能的長三角區域產業園區。雙方一拍即合,共建氫能應用研發中心。當年,項目就在 " 四葉草 " 內落槌。如今,嶄新的研發大樓啟用,官宣地點同樣選在 " 四葉草 "。
胡華利 " 劇透 ":應用研發中心的投用將與液氫工廠互為助力。該工廠一期投用后,未來日產量有望達到約 30 噸。相較于普通氫氣,液氫密度大、純度高、低壓安全,將突破制約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儲運難題。
作為一種綠色新能源,氫能也將改變交通場景。借助進博會溢出效應,空氣產品公司在長三角地區還先后與浙江嘉興、江蘇常熟、上海嘉定區南翔鎮等達成合作,合作共建商業加氫站。同時,其與多家具有綠色物流運輸需求的企業合作,率先開展各類示范應用。
進博會的廣闊機遇,有望令這條橫跨長三角的 " 綠色運輸線 " 持續拓圍。" 我們希望在展會期間找到更多上下游企業,共同開辟探索更多新場景新應用。"
新身份:訂上 " 早鳥票 " 提前設計展臺
這兩天,東麗工作人員陳茜菁緊鑼密鼓地協調展位搭建。這并非她初次走進 " 四葉草 ",但此番身份有所不同——上一屆進博會,她作為展商合作伙伴參與;如今,她已是正式參展商代表。
" 從幕后走到臺前。" 陳茜菁透露,企業于今年 1 月就訂上了參加本屆進博會的 " 早鳥票 "。雖然早早醞釀參與本屆進博會,但具體設計展陳形式時,團隊犯了難。
她所在的日本東麗,是一家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綜合型化工企業。企業業務版圖遍布 29 個國家,產品線覆蓋纖維、功能性化工產品等諸多領域。然而,由于企業身處產業鏈上游,可供展示的終端產品有限。108 平方米的展臺,如何濃縮企業近百年發展史?團隊決定從場景入手。以碳纖維產品為例,其在普通觀眾中知名度不高,卻是不少企業采購的 " 人氣王 "。為找到這款產品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團隊想到了波音飛機。不少人都搭乘過波音飛機,卻并不知曉其機體采用的主承力結構材料就是這款碳纖維產品。由于其重量輕、強度大,不僅能提升燃油效率,還可有效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這款碳纖維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高達約 40%。碳纖維與波音的故事,被 " 轉譯 " 為生動場景,令人們對東麗有具象感知。
從 9 平方米拓至 100 平方米,對全球大型闊葉漿生產商書贊桉諾來說,變化的不只是展陳面積,更包括市場身位。去年,它位于創新孵化專區;今年,它直接挪至技術裝備展區,與一眾行業大拿同臺競技。
求新求變的過程,恰如這家企業的近百年發展歷程。68 年前,麥克斯 費弗爾(MaxFeffer)從父親手中接過家族企業,想闖出一番新天地。考慮到作為原料的松樹生長周期慢,常常需等待數十年。他經歷上百次試驗,成功以生長周期較短的桉樹替代松木,一舉改變全球木漿行業的原料格局。
去年進博會后,該企業在亞洲的首個研發與創新中心在張江科學城落成。以此為契機,企業持續開疆拓土,目前亞洲市場占據其全球木漿銷售總額的 40% 以上。
" 低碳材料的研發應用并不容易,我們希望在進博會上尋到志同道合的搭檔。" 企業負責人介紹,書贊桉諾仍持續聚焦可再生、桉樹生物基材料等綠色新材料,為 " 雙碳 " 目標作貢獻。
作者:王嘉旖 王宛藝
文:本報記者 王嘉旖 王宛藝 圖:邢千里 編輯:施薇
轉載此文請注明出處。
從“秀肌肉”到“拼內涵”涌動新質生產力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42cf5a8e9f092e6d00fe6a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