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博會現場 " 爬長城 "" 修文物 ",會是怎樣的體驗?在 11 月 5 日開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騰訊攜多款科技與文化產品應用如期而至。在中國館內,多個 " 文物煥新 " 項目將活化后的中國文明展現在全世界面前;而在人工智能專區,"AI 照相館 "、微信 " 刷掌支付 " 等新產品新應用,帶領參觀者感受未來生活。

一展游遍長城敦煌三星堆,騰訊以數字技術煥新文物遺產
走進中國館騰訊展區," 數字長城 " 裸眼 3D 全息投影展陳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項目利用全息投影技術,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裸眼 3D 效果。參觀者可以跟隨語音導覽在長城 " 漫步 ",也可以通過手勢操作來到 " 墩臺 " 俯瞰四周,還可以跟隨時間變遷,體驗夜晚星光下的 " 長城 "。去年推出的 " 數字長城 " 是全球首次通過照片掃描建模、云游戲、PCG(過程化內容生成)自動化生成等多種游戲技術,實現最大規模文化遺產毫米級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數字還原。" 數字長城 " 裸眼 3D 全息投影展陳,采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和人體追蹤系統,做到畫面與人實時互動,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和交互感。

" 游覽 " 完長城后,參觀者還可以進入 " 三星堆智慧博物館 " 小程序,近距離感受 "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 " 的三星堆文化之美,了解背后的文化與歷史故事。其中的一些代表性文物,由 AI 人機協同進行虛擬修復而成。由四川省考古院與騰訊 SSV 數字文化實驗室啟動的三星堆 AI 人機協同虛擬修復項目,正以青銅器為試點,探索人機協同 AI 智能輔助文物考古的創新技術應用。" 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 " 則綜合應用三維建模技術、游戲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動態光照、VR 虛擬現實場景等前沿游戲技術,帶領游客 " 走進 "1:1 高精度立體還原的莫高窟國寶級洞窟第 285 窟,沉浸式 " 穿越 " 體驗 1400 多年前 " 刀林劍雨 " 的《五百強盜成佛》壁畫世界,還能與 " 雷公 " 等 40 余位 " 眾神 " 互動,飛躍云端,一同奏響天樂。

在進博會中國館," 聽見數字山河 " 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項目,以游戲的音頻技術及算法能力,對中國珍貴傳統器樂的樂音、樂譜進行數字化存儲。" 甲骨文全球數字煥活技術 " 實現甲骨文在數字空間的煥活,用 AI 字形匹配算法實現甲骨文以字搜字、以字搜圖。騰訊 SSV 探元數字文化開放平臺,則將數字博物館建設、人工智能輔助考古等能力集合成數字工具箱,將文化遺產轉化為圖像、音視頻、3D 模型等多種形態的數字資源,并進一步通過數字資源管理、確權、保護、授權及公益反哺,助力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開放共享。

" 科技與文化是騰訊最大的兩個標簽。近年來,騰訊運用科技的力量,立足文化傳承的社會價值創新,參與到考古探源和中華文明歷史發展溯源的相關研究中;同時面向未來,通過數字化技術讓文化遺產‘煥活’起來。借助進博會這一世界級平臺,我們也希望搭建一座連接古代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橋梁。" 騰訊 SSV 數字文化實驗室負責人舒展說。

在人工智能專區感受未來生活
如果說中國館騰訊展臺以 " 文物煥新 " 為關鍵詞,那么人工智能專區內的騰訊產品,則更多地帶領參觀者感受未來生活。去年進博會新增的人工智能專區,今年迎來 2.0 版本,圍繞 " 體驗智慧城市,感受未來生活 " 全新升級。

站在網紅 "AI 照相館 " 前,參觀者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能通過騰訊優圖實驗室的人臉融合技術,體驗古韻漢服漫步上海街景,或者 " 換上 " 活力文化衫打卡電競現場,享受沉浸式互動體驗。在樂齡互動健身房,結合虛實混合互動技術的 " 八段錦 " 虛擬互動體感項目,將用戶投射至虛擬場景,與教練、數字人進行異地實時互動。高精視覺 AI 確保穩定、精準地還原肢體律動,讓動作更真實流暢。

對于手機沒有電或者忘帶手機的參觀者來說," 微信刷掌 " 幫助他們解決了不少麻煩。通過 " 掌紋 + 掌靜脈 " 的識別技術,消費者只需刷一下掌,就能租賃共享充電寶、通過閘機或者完成零售支付等場景。未來," 刷掌 " 新場景將不斷拓展,助力打造移動便捷消費體驗。
作者:
攝影:王竟成 周俊超 張挺 剪輯:王天賜 責任編輯:王蔚
轉載此文請注明出處。
數字技術帶你“爬”長城,騰訊首次亮相中國館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47d9618e9f097b5357f059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