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旗下支付業務再有新進展,這一次是從 " 訊聯智付 " 搖身一變成 " 花瓣支付 "。
回顧此前,2021 年 3 月,華為通過收購訊聯智付拿下支付牌照。2021 年 9 月,華為支付線上支付功能上線。2022 年 6 月,華為申請的花瓣支付商標獲準注冊。
央行批準:華為的花瓣支付來了!
10 月 13 日,中國人民銀行更新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變更許可信息,同意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訊聯智付 " ) 變更公司名稱為 " 花瓣支付 ( 深圳 ) 有限公司 " ( 以下簡稱 " 花瓣支付 " ) 。

訊聯智付是華為旗下支付機構,2021 年 3 月,訊聯智付發生工商變更,華為成為唯一股東,順利完成對訊聯智付的收購。而訊聯智付最早由中興軟件有限責任公司 ( 以下簡稱 " 中興軟件 " ) 出資,成立于 2013 年 6 月。2014 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獲準開展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業務。不過后來在續展時,主動終止了 " 數字電視支付 " 業務。

2018 年 1 月,訊聯智付再次發生股東變更,中興軟件徹底退出,就此成為上海沃芮歐全資子公司,成為證通股份旗下支付機構。直到 2021 年,訊聯智付再次易主,成為華為旗下支付機構。
在拿下訊聯智付之后,華為在 2021 年 9 月推出華為支付,并在 2021 年 10 月,將華為支付應用于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1 門票銷售。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華為于 2020 年 10 月申請花瓣支付商標。2022 年 6 月,花瓣支付被核準注冊。

是否與微信、支付寶存在競爭關系?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報道,自 2014 年起,在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型科技公司的推動下,中國移動支付市場飛速發展。如今,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商戶體系,已經幾乎覆蓋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商超、路邊攤、菜市場等各種大小型、碎片化的支付場景,兩者已經占據國內支付市場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
令外界好奇的是,在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已經發展如此成熟的市場環境下,華為如今切入支付市場,目的是什么呢?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對此,馬傳勇回應道 :" 從功能上看,支付是底層生態系統內交易閉環的核心功能組件之一,誕生于移動時代的支付產品,在物聯網時代生態的商業閉環中支付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介紹稱,新移動支付形態不需要通過打開手機相關 APP 進行 " 掃一掃 ",而是可以通過手機、手表、汽車等任意一種終端完成,比如在出行場景中,華為手機用戶在開車靠近加油站時,會收到一條附近加油站的消息服務,用戶可自由選擇油號、金額等,使用華為支付后甚至無需下車即可完成加油。
另外,馬傳勇還表示," 華為支付與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并不是競爭關系,它們都是華為的合作伙伴。實際上,華為支付目前主要聚焦在用戶體驗上,未來,新市場增大的時候,用戶喜歡用華為支付,我們的份額就會提升。" 對于具體的新場景,他認為車機上的支付場景是其中之一。
當談及華為支付在發展初期是否會進行大額補貼來吸引用戶時,馬傳勇表示:" 擴大市場份額不是華為支付的目的,我們本質上不是跟其他支付做對抗。支付引擎是華為為全球開發者提供的‘五大根服務’之一,華為支付是鴻蒙系統生態能力與商業閉環的核心組成之一,必須要走這條路。"
2019 年,華為發布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 OS,并于 2020 年開始在華為手機端升級,截至 2022 年 4 月底,搭載 HarmonyOS 的華為設備超過 2.4 億臺。
在具體市場上,馬傳勇表示,華為支付將首先聚焦在中國。" 在取得牌照后,我們要在國內先把產品體驗做好。"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企查查 app、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王晶)
每日經濟新聞
華為重磅消息!央行批準:華為的花瓣支付來了!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2d592f8e9f09349c1deece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