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俄烏戰爭和最近一些熱點的關注度來看,互聯網輿論的注意力極限就是兩周,然后就轉向別的事情去了。對于之前關注的事情,以自己的方式默認它已經結束。”
這話是我曾經說的。大概5分鐘前吧。
因為大部分人關注一件事情是來自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的投喂,尤其是自媒體。有可能連內容都不看,地圖更不看。所以當自媒體開始搞別的話題了,很多人的信息源就消退了。
我之前有個回答講哪些地方有第一手或者當日的新鮮的視頻圖片,但是點贊到200的樣子就被夾了,而且是硬刪不給備份。我也在知乎上傳過一些視頻不過都通過不了。大概現在平臺也不想你討論到細節去。
總之你不主動去找,這些事情就只會以非常失真的印象給你呈現。比如前幾天你看到都在說俄軍的后勤困難。但很少有人說到烏軍的后勤困難,仿佛機械化部隊不需要后勤。實際上現在烏軍所需的燃油和機油開始逐步耗盡,多數已經失去了機動性。現在新的烏軍戰果基本上是一隊人帶筒子小股伏擊達成的,還有人說轉守為攻?
這幾天進展還是很大的。依爾平、布查被拿下了,相當于昌平、通州。沃爾諾瓦哈也被拿了,馬里烏波爾就已經不可能救活,包圍越收越緊已經進入城中一個個建筑物清的階段,估計據點要全部化為瓦礫。與其說沒有進展,不如說是進入了無聊的陣地戰和拆房子的階段。
但更本質的是現在的信息太快消了,人們無法容忍關注的熱點事件在幾天之內沒有一個最終交待,如果兩周都還沒有的話就會陷入焦躁,或者干脆宣布它已經結束。
如果非要安撫這種信息焦躁情緒的話倒是可以期待一個“臨界點”,即某個據點被拿下后開始出現很多成建制的投降,或者在談判上的重大妥協等等。也可能不會。但即便現代戰爭也沒有半個月就交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