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央視315晚會,5家企業出產的“土坑酸菜”被曝衛生狀況堪憂,腳踩酸菜、亂扔煙頭等場景更是令網友心驚。一年過去了,這一幕又在廣東汕頭再現。 人們常說“潮汕有三寶,魚露、菜脯和咸菜”。其中,潮汕咸菜是一道甘旨可口的名菜,屬于潮菜系,以大芥菜為質料加鹽腌漬而成,是潮汕公民居家日子常見的小菜。 但是,“315”到來之際,多家媒體記者暗訪發現,潮汕當地個別腌制菜廠的出產環境雜亂差,由于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和監管,多年來以出產企業的產品標準作為質量控制依據,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幾家企業出產橄欖菜的過程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工人邊抽煙邊干活,赤腳踩在南姜上 “315”來臨前,廣東電視臺播出一期節目,曝光了汕頭市一些腌菜廠的出產過程和出產環境:汕頭一腌菜廠工人邊抽煙邊切酸菜,掉在地上的咸菜也直接被扔進箱子。在南社村的汕頭沐彤園食物有限公司,工人直接赤腳踩在南姜上。被問到會不會辣腳時,工人稱“習慣了就不辣了”。 此外,視頻還曝光腌制坑里的工人穿戴未經清洗和消毒的水鞋來回踐踏,有工人乃至直接朝著里邊吐口水。記者造訪發現,這些腌制菜廠的出產、儲存環境雜亂設備簡陋,新鮮的芥菜和被腌制過的芥菜被隨意堆積在地上,并未做任何衛生處理。無論是五香溪村、蓬中村所謂的“家庭作坊”還是富砂村工業園成規模的腌制菜廠,遍及都沒有處理食物運營許可證,許多廠家出產的產品,在流入商場前也沒有做過質量檢測。 對于無證出產的問題他們有的稱“無需處理”,有的稱“沒人管”,更有的稱“因為來查的時候,村里的人也會告知咱們的。” 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腐菜變“甘旨” 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腐臭彌漫…近日,南邊日報、南邊+記者在暗訪調查時發現,在汕頭市龍湖區龍華街道南社工業園路邊,有一堆用紅布半掩的綠葉菜。由于剛下過雨,不平坦的路面積著雨水,混著泥土,蔓延到菜的底部。走近可以發現,這些菜葉中,混雜著一次性飯盒、煙頭和塑料袋,不少菜葉現已發黑,散發著陣陣腐臭,一只只蒼蠅在空中打轉。 “隔壁玉蕾廠的,不是垃圾。”周邊有鄉民告知記者,這些看起來現已發黑腐朽的菜葉“大有用處”,是潮汕甘旨“橄欖菜”的質料——芥菜葉。鄉民口中的“玉蕾廠”指的是工業園區的一家腌菜廠——汕頭市玉蕾食物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蕾”)。 為了驗證鄉民的說法,記者進行接連數天的考察暗訪。1月31日下午,現已過去了三天,堆積在地上的菜葉仍舊“無人問津”。直到3天后,鄉民的說法得到了證明。2月3日下午,兩輛鏟車出現在庫房門口,有工作人員操作挖掘機,將地上的芥菜搬運到鏟車上,再運至庫房中。一名在現場指揮轉運的男人告知記者,他是玉蕾的員工,地上的芥菜是做橄欖菜的質料。“全全國都這么做啦,放這里是瀝干水分。”他這樣說道。 隨后,記者在庫房看到,庫房中有數個大大小小的水泥腌制池,一些池子現已密封,頂部鋪滿了厚厚的鹽,這些芥菜運進庫房后,被倒進了附近的空池中。現場人員的說法也得到了玉蕾廠區工作室內工作人員的證明。當全國午,記者來到了玉蕾廠區的工作室,當記者詢問起庫房門口堆積蔬菜的用途時,現場招待的負責人稱:“那些是芥菜,做橄欖菜用的。” 接下來如無意外,它們將經過鹽漬、封存發酵、洗鹽退淡、切碎、脫水、橄欖油煮等工序,搖身一變成為包裝精美的“橄欖菜”,流入商場。 https://www.sohu.com/a/654420740_121284943?scm=1019.20001.1158002.0.0&spm=smpc.csrpage.news-list.3.1678849880350J2J2OrL
上一年央視315晚會,5家企業出產的“土坑酸菜”被曝衛生狀況堪憂,腳踩酸菜、亂扔煙頭號場景更是令網友心驚。一年過去了,這一幕又在廣東汕頭再現。 人們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