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一次閑聊,他無意間說漏了嘴,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老謝默默做了這么久的好事 ……"9 月 11 日下午,在鎮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世業派出所內,教導員包新敏感慨地告訴記者。他口中的老謝,正是世業派出所輔警謝志松,今年 55 歲的他自從警以來便竭盡所能默默資助困難群體,28 年間助學助殘金額達 20 余萬元,而大部分捐款他都交給中間人,叮囑對方不要透露自己的信息,不少受資助的學生至今不知道他是誰。

28 年前幫助過的母子尋來報恩
包新敏調到世業派出所擔任教導員工作不長,對于自己的這個搭檔,他這樣形容,低調、有原則、辦事效率高,但他和其他同事從來沒聽老謝提過捐資助學的事。

之所以 " 露出馬腳 ",還是在今年七月的一天,兩人在一次回所途中碰到了鎮上的村民王某(化名),謝志松提到自己 28 年前協助辦理的一起傳播淫穢物品的案件,抓獲的嫌疑人就是他。" 老謝說了句當年他出來后沒多久就離婚了,他的妻兒今年 3 月份還回來找過我,我就納悶怎么回事,他這才告訴了我。"
當年,王某因為傳播淫穢物品被抓后,妻子和兒子失去了生活來源,依然靠租售錄像帶為生。" 有一天我經過他們的攤位的時候,就聽到孩子在哭,那種哭鬧一聽就不對勁,我就問小孩怎么了,她支支吾吾說孩子兩天沒怎么吃飯又發燒了,但沒錢看病。" 回憶起這一幕謝志松依然記憶猶新,妻子李唯在衛生院工作,他當即提出帶孩子就醫,帶他們看完病配好藥后,將兩人送回家,他又掏出身上所有的現金五十多元給了他們。
之后每隔一段時間,謝志松都會給這對母子送錢,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資助了七八百元,直到王某被釋放才停止了資助。" 當時他們的錄像帶一盤租一天才兩三毛錢,我的月工資也才一百多塊錢。"
此后,謝志松聽說王某夫婦離婚了,妻子帶著孩子改嫁,便再無音訊。沒想到今年 3 月的一天,他家門口來了一對衣著光鮮的母子,正是王某的前妻和兒子,特意從南京開車過來尋找當年雪中送炭的恩人。得知兩人如今日子過得不錯,謝志松也就踏實了,婉拒了兩人送上門的禮品,并將他們 " 打發 " 走了," 當初的舉動也就是我的本能,并沒有想圖他們什么,現在過了這么多年更不需要了。"
資助 15 年的女孩研究生畢業了
謝志松是名退役軍人,僅初中學歷的他在部隊里自學考上了法律專業的大專文憑。1992 年被分配到鎮江擔任倉庫管理員,后為了照顧家庭,1993 年加入了世業聯防隊,回到了世業洲這個四面環江的小島上工作。

王某妻小是謝志松愛心捐助的第一筆。之后,他將目光聚集在了學校里家庭困難的學生。" 我當年初中畢業后其實還想再繼續讀書的,但是因為家里條件不允許,便輟學了,我不希望這些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上不了學,那樣他們一輩子都很難有翻身之日 ……"
之后,他經人介紹找到了當時在當地學校負責困難學生檔案的吳傳新老師,希望能夠資助部分品學兼優的孩子。如今已經退休的吳傳新對這事印象深刻,自 2000 年到 2018 年他在校工作期間,這筆資助從未間斷。" 我們學校有捐助檔案,每筆資金捐給了誰,捐了多少都有記錄,但是他為人很低調,一直不愿公開資助信息,所以這些年的捐贈沒出現在檔案里過。" 當時謝志松的資助多的有 1000 元一年,少的也有 500 元一年。

28 年來,謝志松默默資助本地的經濟困難學子,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如今已有多名困難學生在他的幫助下成功圓夢大學,任先生(化名)的女兒就是其中一個。早在女兒小學四年級時,任先生就發現女兒的學雜費突然都免了,本以為是學校對品學兼優卻家庭困難學生的照顧,他就沒放在心上,可到了高中,不只是免了學雜費,每個月還有 500 元的生活費,這時他才從學校處了解到一直是有愛心人士背后資助,這才和謝志松有了接觸。" 他會把生活費學費當面交給我們,從小學四年級到研究生畢業,我女兒的學費少則一學期幾千,多則一學期萬余元,都是他資助的,他是我們全家的恩人!"
獲聘優秀調解員,他欲拿出獎金成立基金
" 今天剛把獎金發給了 3 家困難戶,一個孤寡老人、一個癌癥患者、一個每年都花費數萬元醫療費的困難家庭 ……" 這是謝志松寫在自己 QQ 說說里的一段話,也是他為數不多關于捐助記錄的話。聯防隊的收入并不高,他的捐助款除來源于工資外,還包括多年來見義勇為等獎金。" 工作二十多年,他見義勇為了好幾次,每次都有幾千塊錢,但從來沒拿回來過。" 妻子李唯半真半假地抱怨。

起初,謝志松一直瞞著老婆捐款的事,直到 2000 年,妻子發現全家的收入支出怎么也對不上,有近 2 萬元的缺口,這才和他對質了起來。" 他跟我坦白之后,當時鬧了一陣,但他的性格我知道,認準是正確的事就一定要做,想想做的也是好事,我也就妥協了。" 李唯告訴記者。
這次坦白后,謝志松跟妻子做了個約定:考慮到家庭收入實際情況,捐款可以繼續,但每年總計不超過 2 萬元。累計至今,夫妻倆算了筆賬,總計捐款已超過 20 萬元。
近年來,隨著地方經濟飛速發展和一系列助學政策的出臺,世業鎮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需要資助的困難學生少了,但是困難群眾依然存在,基層的糾紛與矛盾依然不少。
長期在基層工作,老謝攢下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良好的群眾基礎。今年,他成功化解了一起困擾相關部門多年的信訪事件,信訪人還送來了一面致謝錦旗。世業鎮綜治辦則將其納入了優秀調解員隊伍,對于矛盾化解出色的調解員,綜治辦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考慮到自己還有幾年就要退休,愛心助學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謝志松希望能將這筆補貼集中起來,成立愛心基金,重點幫助那些因病因殘等原因返貧致貧群體,通過調解和幫扶相結合,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
通訊員 王坤 張旸 現代快報 + 記者 曹德偉
(校對 季林巧 編輯 邵倩倩)
藏不住了!五旬輔警“隱身”28年,捐款20余萬元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00102f1bc8e06039000048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