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 屆茅盾文學獎昨天在北京揭曉。楊志軍《雪山大地》、喬葉《寶水》、劉亮程《本巴》、孫甘露《千里江山圖》、東西《回響》五部作品獲獎。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為什么這五部長篇小說格外受青睞?業內評價,獲獎作品深切關注新時代奮斗現實,書寫革命曲折歷史進程,從不同維度記錄時代的豐富表情,體現了多樣性藝術手法的創新。
不少作品是獻給父輩們的紀念碑。比如,楊志軍重返藏地寫作,以他標志性的詩性語言,在《雪山大地》中展現了 1949 年以后,地處黃河源頭的青海發生的波瀾壯闊的變遷。小說描寫漢族干部 " 父親 " 來到沁多草原的野馬灘蹲點,調查走訪牧民的生存狀況,遇見沁多公社主任角巴德吉,角巴讓牧人桑杰帶著父親去野馬灘,就此開啟了父親與桑杰漢藏兩個家族、兩個民族的生命傳奇,一幅時代畫卷在蒼茫雪山大地展開。
生于斯長于斯的作家楊志軍,深情回望幾代草原建設者的艱辛探索足跡,書寫高海拔地區巨變與草原牧人精神心路,創作過多部藏族題材小說,其代表作《藏獒》銷量達百萬冊。《雪山大地》全景式呈現了藏族牧民傳統社會形態和生活樣貌,既有對草原問題的強烈憂患意識,更有難掩的激情樂觀,洋溢著盎然詩意。
面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命題,如何避免浮泛與空洞,寫出新意?《寶水》里,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嚴重的失眠癥所困,提前退休后從象城來到寶水村幫朋友經營民宿。她懷著復雜的情感深度參與村莊具體事務,以鮮明的主觀在場性見證著新時代背景下鄉村豐富而深刻的嬗變,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漸治愈,終于在寶水村落地生根。由此,新型鄉村的活力重新煥發出來。70 后作者喬葉坦言:" 最大的獎賞是,在這小說中,我安放好了最重要的一部分自己。此心安處是吾鄉,誠哉斯言。"
地域書寫怎么跳出固有印象?《本巴》以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為背景展開,追尋逝去的人類童年。劉亮程在史詩盡頭重啟時間,在古人想象力停駐的地方再造山河,成就一部充滿想象與思辨而又自然渾成、語出天真的小說,塑造沒有衰老沒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歲的本巴世界,熠熠生輝。小說里,沉醉在七七四十九天青春歡宴里的江格爾,接到遠方哈日王的挑戰,少兒英雄洪古爾只身出征。不愿出生的赫蘭,為營救哥哥洪古爾被迫降生人世,用從母腹帶來的搬家游戲,讓草原上所有大人在游戲中變成孩子,終又回到母腹……
現實題材寫作也拓寬了原有格局。一樁兇殺案讓女警察冉咚咚窮思竭慮,追查真相的她同時陷入了婚姻的迷局——東西《回響》在案件與情感的復雜纏繞中,揭開一個個人物的身份,直抵人性真實幽深處……心靈與現實交互回響,善惡愛憎都有呼應。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迷霧劇場播出后,影響廣泛。在評論家劉大先看來,小說情節并沒有走向刑偵類型常見的理性邏輯,推理的失效與真相的荒謬之間的反高潮,打破了類型文學與純文學的界限,而最終正義的昭彰則體現出對于美善的追求,呼應了 " 心靈的隱秘地帶,是大千世界的回響 " 這一恒遠主題。
作者:許旸
編輯:施薇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11屆茅盾文學獎揭曉,五部獲獎長篇小說記錄時代表情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d6b7c58e9f0960b2349d39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