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閔行區昨天對外發布《推動 " 大零號灣 " 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高質量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 5 個方面 20 項重點任務,推動 " 大零號灣 " 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高質量發展,將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來產業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一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提升成果轉化效能,完善科創生態體系
強化 " 四大功能 ",深化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創新的關鍵,始終在于做大做強產業支撐。《實施意見》的發布,順應了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趨勢,注重構建產業集群和技術創新生態,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雙向布局,從而提升高端制造、創新研發、總部服務等發展能級。
《實施意見》緊扣 " 大零號灣 " 發展中的短板弱項,圍繞夯實科學研究基礎、提升成果轉化效能、強化前沿產業引領、加速高端人才集聚、優化區域空間布局等關鍵詞,進一步明確主攻方向,提出發展措施。
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 " 大零號灣 " 還存在創新與市場聯系不夠緊密、科技轉化不夠通暢、雙創環境不夠優質等問題。《實施意見》從全過程、全鏈條創新理念出發,從加強基礎研究、加速成果轉化、強化體系支撐等多方面著手,加快推進 " 大零號灣 " 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高質量創新發展,目標是到 2025 年全力實現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進一步增強,成果轉化效能顯著提升,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持續強化,科創生態體系不斷完善," 大零號灣 " 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發展體系基本形成。
做強閔行科創品牌亮點
從具體內容看,《實施意見》更重視基礎研究的源頭活水作用,由此不斷提升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科技創新成果供給能力。
《實施意見》提出的首要任務就是構建協同創新平臺體系,加快形成原創性引領性成果。閔行區坐落著國家級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等戰略科技力量,關鍵要做好服務、提供支撐、強化保障,加強與大學、科研機構更密切的聯系與合作。

同時,更重視科技成果轉化與生產力聯動,明確:在擁有良好產業基礎、園區資源和人才優勢的基礎上,為科創成果落地提供強有力支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培育等任務,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強化全過程高水平金融供給,設立 " 大零號灣 " 創投基金,加快形成 300 億元以上規模 " 大零號灣 " 基金聯盟,推動科創投資循環接續。
著眼成果轉化和產業筑基雙向發力,《實施意見》強調構建全鏈條高質量孵化體系,通過機制創新、金融賦能、生態營造,切實提升成果轉化能力和效率。同時,強調聚焦主導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加速集聚 " 硬科技 " 企業,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有機融合。
《實施意見》還聚焦人才和配套服務,重點就體制機制創新、領軍人才引進、雙創平臺搭建等提出針對性舉措,譬如率先推進將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和工作類居留許可整合為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設立 " 大零號灣 " 人才引進專項資金,建立院士、海外高層次人才等重點人才分層分類聯系服務機制等等,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圍繞 " 三區 " 聯動,進一步優化城區規劃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到 2025 年基本建成 " 大零號灣 " 科創成果轉化中心、" 大零號灣 " 國際智能醫療創新中心、寧德時代未來能源研究院、上海航天創新創意園區等區域載體空間,構建豐富多元的科創空間;聚焦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周邊區域,提升重點道路、沿線園區綜合環境,打造 " 科創韻、時尚風、開放、共享 " 科創濱水岸線,構建以人為本、宜居宜業美麗街區。
作者:周辰
攝影:趙立榮
編輯:施薇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5年“大零號灣”發展體系基本形成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cc2bd78e9f092c2f6a39e8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