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氣溫達 40 攝氏度之上。烈日炎炎下,防曬衣銷量猛增。
防曬衣的防曬效能到底怎樣?這一迅速增長的市場未來走勢如何?記者進行了調研。

" 今年防曬衣太火了 "
" 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走基層,臉和脖子全都曬傷了,又紅又疼。" 山東濱州的公務員李先生今年首次關注起了 " 物理防曬 ",購置了一件 199 元的品牌防曬衣。
前不久,上海一家科技企業的高管汪女士為全家人都買了防曬衣。" 今年防曬衣太火了。騎車、步行的人很多都在穿。有的女孩子把自己全身都包裹得嚴嚴實實。我老公這種以前連防曬霜都不用的人,也說要買一件防曬。"
這個夏天,高溫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明顯影響。除了防暑降溫、防熱射病,媒體和醫學專家反復提醒人們要注意防曬。防曬衣這種原本以戶外勞動者及年輕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市場,迅速擴展到全民領域。記者看到,不少外賣小哥都自費裝備了防曬袖套、口罩及防曬衣。
京東數據顯示,近期防曬衣銷量環比增長超過 50%;天貓數據顯示,在今年 "6 18" 期間,服飾類的防曬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長 180%。根據戶外品牌 " 蕉下 " 的招股書數據,防曬服飾的市場規模由 2016 年的 459 億元增至 2021 年的 611 億元,2023 年將超過 700 億元。
安踏集團高級傳播總監姚鵬表示,今年夏季運動鞋服行業防曬衣品類線上銷量整體有兩位數增長。北京當代商城一家戶外品牌的售貨員告訴記者,往年購買防曬衣的群體以年輕女性居多,從今年的銷售情況看,男性、老年人、兒童也多了起來,一些尺碼都賣斷了貨。
防曬衣究竟能否防曬?
在社交媒體上,關于防曬衣到底是服裝 " 黑科技 " 還是收割 " 防曬焦慮 " 的話題熱度持續不減。有人說穿著太悶;有人說普通衣服一樣防曬;也有人說的確有效,防曬衣遮擋與未遮擋的皮膚產生了明顯色差。
那么,防曬衣的防曬效能到底如何?其基本技術原理是什么?
專家說,首先要搞清楚 UVA 和 UPF 的概念。" 到達地表的紫外線主要是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簡稱 UVA),是導致曬黑的主要原因。" 山東省紡織科學研究院新材料研發部部長楊琳介紹。"UPF 是紫外線防護指數,表示材料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龔龑說。
我國現行國家標準《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當樣品的 UPF 大于 40,且 UVA 透射比小于 5% 時,可稱為 " 防紫外線產品 "。
龔龑說,如果看到防曬衣的標簽上標注著 UPF40,就是指 1/40 的紫外線可透過防曬衣。業界一般認為,UPF 值 50 為最高級別的防護,超過這個數值其實也不會有更強的防護效果。
楊琳說,防曬衣主要通過在面料中使用防紫外線助劑、防紫外線纖維或增強織物密度等幾種方式,使其具備吸收、反射和散射紫外線的作用,降低紫外線對服裝的穿透力,起到防曬作用。
" 從面料材質來看,聚酯纖維、尼龍、聚丙烯及一些特殊處理的天然纖維,具備較好的防紫外線性能。" 龔龑介紹。楊琳表示,洗滌次數會影響部分防曬衣的防曬性能,建議產品上標注建議洗滌次數或建議使用時間。
不必盲目崇拜 " 大牌 "" 高價 "
隨著市場快速增長,一些防曬衣的廣告紛紛大打 " 科技牌 ",價格也水漲船高。記者在天眼查以 " 防曬衣 " 為關鍵詞進行專利搜索,發現有效專利 158 件,其中 " 外觀設計 " 類專利有 87 件。在某購物平臺上,記者發現兩款售價在 2000 元以上的防曬衣,詢問客服如此定價是否運用高端技術,僅得到 " 我們性價比高 "" 新晉輕奢 "" 甄選品質 " 等模糊回應。
" 太陽光底下會迅速變色 "" 木糖醇制成的防曬衣 "" 一秒散熱,上半身瞬間降溫 "" 有效避開 20 多種蚊子,避蚊率達到 97.06%" ……究竟如何理解這些看起來 " 花哨 " 的功能?對此,楊琳說,添加光敏變色、接觸涼感或驅蚊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賦予紡織品變色、涼感和驅蚊的功能,但對其性能的評價仍需依據相關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防曬衣重在防曬,在此基礎上,未來會出現更多符合消費者審美,并疊加防風、防雨等其他功能性需求的產品,以及更為輕盈、透氣、舒適的面料。消費者無需盲目崇拜大牌及高價,品牌也應更多擠出營銷水分,多些科技含量。
防曬衣吸濕透氣性相對較差,長期穿戴可能會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導致痱子和濕疹等皮膚問題,這一問題正通過技術進步得到逐步解決。龔龑說,一些品牌采用了新型纖維材料和紡織技術,如將聚酯纖維與氨綸等混紡,或采用納米技術等使衣物表面呈現微孔結構,從而提升透氣性能。
楊琳說,基于納米材料的熱濕舒適型防曬衣、基于智能電子紡織品的可監測生理參數的智能型防曬衣、基于形狀記憶材料的溫濕度響應型防曬衣等高技術含量防曬衣有望走進人們的生活。龔龑說,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增強將推動防曬衣市場向更環保的方向發展,可能會以回收纖維制造或使用可降解成分。
" 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防曬衣只是防曬的輔助手段之一,其他防曬措施如使用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等同樣重要,在陽光強烈的環境中要結合多種防曬方式以增強防護效果。" 龔龑說。
來源 | 新華社
責編 | 李各力
防曬衣火爆背后:究竟能否防曬?未來市場走勢如何?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bfe3f08e9f09558606d57b
文章由用戶上傳,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