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微博網友曬出了自己和朋友來長沙旅游的視頻。本來和幾個小伙伴約好旅行幾天的行程,結果天亮后大家都賴床不起。話題# 當代年輕人旅游就是換個地方睡覺 也登上同城熱搜。

△圖 / 微博
視頻發出,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 仿佛看到了自己 "、" 來了又沒來 "。



△網友評論。圖 / 微博
在另一個微博話題# 你是哪種旅行咖 下,博主 " 辦公室吐槽娘 " 發圖歸納,如今年輕人的旅行類型,似乎可以歸為 " 資深躺客 "" 在逃藝人 "" 淵明家族 "" 小眾挖掘機 "" 恰飯專家 "" 旅行特種兵 "" 臨時飼養員 " 等等。
" 資深躺客 " 是每到一處就 " 換個地方睡覺 ";" 在逃藝人 " 喜歡逛各地的博物館、藝術館;" 淵明家族 " 熱衷于鄉村游;" 小眾挖掘機 " 偏愛犄角旮旯的風景;" 旅行特種兵 " 喜歡日行幾萬步 " 拉練 ";" 臨時飼養員 " 則喜歡去寵物店照料貓、狗等等。

△圖 / 微博
無論是哪一種 " 旅行咖 ",年輕人踏上旅途的目的,大概都在于彌補平日聒噪、喧囂生活中缺失的一角——或許是看遍了城市里的大千風景,于是開始向往陶淵明式 " 采菊東籬下 " 的鄉村生活;亦或者是想從平日拼命工作追求 " 生存 " 的狀態,轉變為用心感受沿路風景享受 " 生活 " 的狀態。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享受隨心所欲的旅游節奏,旅游途中也更加注重自身的舒適感。
不僅如此,年輕人似乎更喜歡自主選擇品嘗哪些美食、自發探索當地文化、自由體驗當地生活方式。這種自助式旅游,讓年輕人可以自由安排行程,選擇自己喜歡的節奏、感興趣的事物,更加沉浸于旅游的樂趣中。比如近期不少人追捧的 " 特種兵式旅游 ",在極短的時間內玩遍整座城市,享受不斷刷新地圖的樂趣;也有人選擇到達目的地之后,放下行李倒頭就睡,睡到自然醒然后逛逛周邊街市,享受悠閑度假的時光。

△出行選擇旅游大巴,主打一個能吃能睡、寬敞舒適。圖 / 小紅書
這屆年輕人旅行
不愛趕時間,討厭人擠人,注重性價比
選擇目的地向來是出行的一大難題,熱門旅行地動輒成千一晚上的房價,簡直讓人荷包大出血,并且因為游客多,服務還不一定能到位,更別提擁擠的人群讓出門觀景變成了出門看人海,在人潮洶涌中你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在變著花樣受罪。
如今,更多年輕人機智地選擇避開人流、反向操作,比如去鶴崗或者是其他省市的二三線小城市,既可以獲得休息,價錢合適公道,人少風景也不錯,花最少的錢享受最高的性價比。
今年 "5.19 中國旅游日 ",中國青年報在逾 2000 名青年中發起了一項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短期、中短途、高性價比旅游正成為年輕人的熱門選擇。數據顯示,選擇國內游的年輕人超過五成,選擇省內和市內周邊游的人數比例總計也超過 40%;選擇法定節假日出游的有 51.6%,周末出游的有 40.4%;花費在 500-1000 元的比例最高(30.0%),其次是 1000-2000 元(26.8%)。
而在中短途旅行項目中,選擇博物館、音樂會、寺廟的年輕人又占比居多。前段時間,靈隱寺、雍和宮、南岳大廟等熱門景點擠滿了前來游玩的年輕人,這種旅行不需要長時間規劃和連續假期,隨便找個周末,拎上包就可以出發,極大地省去了旅行帶來的疲勞,能讓人更好地享受到旅行的愉悅。

△圖 / 中國青年報
神經別太緊繃!
讓旅游回歸休息的本質
2023 年,隨著國內游市場的逐步復蘇、境外旅游目的地名單逐步 " 擴容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生活、認識自我,擺脫精神內耗,用心熱愛、感受生活。幾十年前,旅客們多半用著 "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到家啥也不知道 " 的單調旅行方式,而這種出游形式,顯然已經不可能再被身處重壓之下的年輕人們青睞。困在城市鋼筋水泥之中太久,年輕人更向往更自由自在、更舒適無拘束、更個性獨立的生活。
久在樊籠中,復得返自然。旅游本就是在休閑時間放松心情的一種方式,不管是特種兵還是慢旅者,每個人都有對旅行的不同理解,而旅行的美好,恰恰在于無需千篇一律地跟隨他人行動,可以選擇自己想看的風景、品想品的美食、見想見的人。不必讓旅行成為負擔,重點是找到最舒適的節奏,給自己的心靈一次 " 放逐 "。
你喜歡出門旅游嗎?是哪種旅行咖?歡迎評論區聊一聊你在旅途中的見聞。

△圖 / 視覺中國
瀟湘晨報記者彭皓澤 實習生李嬋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出行第一天,先把覺睡飽!這屆年輕人在玩一種很新的旅游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ad25058e9f093b2e783f68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