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俊 記者 嚴君臣)6 月 13 日,家住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年僅 49 歲的朱曉蓉因病離世,但死亡不是她人生的終點。早在 2020 年,她就登記簽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成為一名光榮的遺體(角膜)捐獻志愿者。將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是朱曉蓉的生前遺愿,也是她生命最后的獻禮。

△ 遺體告別儀式
當天中午,在如皋市博愛醫院腫瘤科十一病區,一場簡單而莊重的遺體告別儀式后,朱曉蓉的家屬在第一時間將她的遺體捐獻給了南通大學醫學院,用于醫學教學和科研等工作,并將她的眼角膜捐獻給了南通紅十字眼庫。
朱曉蓉生前是一個陽光開朗的人,平時樂于助人,也熱心公益事業,即使 2019 年被查出患有癌癥后,也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她這個人本身就比較堅強,也很有愛心,她以前跟我們聊過,說見不得人間疾苦,只要看到有人身處困境,她就想提供幫助。" 朱曉蓉的家屬王凡回憶說,朱曉蓉老早就有這個想法,將來要捐獻眼角膜。

△ 朱曉蓉生前照片
2020 年,朱曉蓉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 6 歲女童去世后,無償捐獻器官救了 3 個人。受到觸動的朱曉蓉更加堅定了內心的想法,在身故后捐獻遺體及眼角膜等器官,用于醫學事業或需要移植的患者。緊接著,她便通過網絡登記簽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
今年,朱曉蓉的癌細胞開始轉移,而且轉移速度很快。眼看著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朱曉蓉這才掏出了那張編號為 W32068220071117 的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 ",說出了藏在心里的秘密,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
" 她做出遺體捐獻的決定,我們事先并不知道,但我們選擇支持。" 王凡告訴記者,盡管最開始,他們一家人心中有萬般糾結與不舍,但最終還是選擇尊重朱曉蓉的決定,并幫她完成了這個心愿。

△ 捐贈證書
朱曉蓉的那張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 ",背面這樣寫道:" 這是生命的禮物,雖然不知生命之旅何時結束,但當那一刻來臨之時,可留下鮮花一簇,那是身體綻放的玫瑰,那是獻出的珍貴禮物。"
" 她的生命之旅看似已經結束,其實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著她的生命。" 看著朱曉蓉生前的照片,王凡說,將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出來,是朱曉蓉留給這個世界永恒的溫暖。
記者從如皋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朱曉蓉是如皋第 6 例遺體捐獻者。近年來,如皋市紅十字會不斷加大宣傳動員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達 7748 人。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是一項造福人類的事業,捐獻者的無私奉獻讓生命得以延續,體現了 " 人道博愛奉獻 " 的紅十字精神,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我們對捐獻者的大愛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時也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志愿捐獻行列,讓愛心傳遞,讓生命延續。(通訊員供圖)
(校對 張紅霞 編輯 高霞)
用愛延續生命,49歲女子離世后捐獻遺體和眼角膜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8adb4a1bc8e0b82e000024
文章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