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首財經記者梳理了各縣域人口密度發現,當時,我國共有27個縣域人口密度超過了1000人/平方公里的大關,其中有26個位于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前十的縣域分別是石獅、晉江、龍港、昆山、江陰、義烏、玉環、溫嶺、三河和張家港,首要來自閩南、蘇南和浙中南以及毗連北京的廊坊。 人口密度前十位的縣 數據來源:榜首財經記者依據各地統計局、揭露數據整理 福建小城人口密度趕超北上廣 數據顯示,福建南部的縣級市石獅人口密度高達4287人/平方公里,在所有縣域中遙遙領先。當時,石獅的人口密度現已超過了北上廣三大一線城市,在所有城市中僅次于深圳。 數據顯示,全市陸域面積僅160平方公里的縣級市石獅,2021年GDP初次打破千億大關,達到了1072.5億元。經濟歸納實力晉位全國歸納實力百強縣市第15位。 發達的民營經濟是石獅集聚很多人口的關鍵,服裝工業是其主打工業。石獅市政府網站的資料顯示,全市民營企業1萬多家,產量超億元企業226家,超10億元企業19家,民營經濟創造的產量占全市經濟總量的90%。 石獅市具有全國最完全的服裝工業體系,會聚全工業鏈8000多家企業,成為閩派服裝板塊的中心城市,取得“我國休閑服裝名城”“首批全國紡織榜樣工業集群”“我國服裝工業演示集群”等稱號。 當時,石獅正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紡織鞋服、機械裝備、食物藥品三大制造業和商貿會展、港口物流、濱海旅行三大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光電信息、新材料等新興工業,構筑“3+3+N”工業體系。 同屬地級市泉州、與石獅相鄰的晉江人口密度達到了3177人/平方公里,位居第二。從1994年起,晉江接連28年領跑福建縣域經濟,其中鞋服工業是重要法寶,當地涌現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運動品牌,晉江也有“我國鞋都”之稱。盡管2013年以來,晉江大小鞋企經過深度洗牌,不少三四線品牌關閉,但也有安踏這樣的領軍企業不斷擴大優勢。此外,在服裝工業方面,晉江有七匹狼、柒牌、勁霸、九牧王等知名品牌,以及恒安這樣的生活用紙龍頭企業。 繼2019年晉江初次超越常熟,打破了蘇南地區“霸榜”GDP前四的格局后,晉江現已接連三年位居我國縣域GDP第四。經濟的發展也吸引了很多的人口流入,2020年,晉江常住人口總量達到了206.16萬人,僅次于昆山,位居縣域第二。 實際上,人口密度最高的石獅也是1987年末自晉江分出而置。那么,為何地處泉州南部地區的石獅、晉江成為我國人口密度前兩名的縣域呢?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榜首財經分析,石獅市本來就是從晉江拆分出來的,面積比較小,才160平方公里,晉江的面積也不大,才600多平方公里。這兩地經濟尤其是鞋服、紡織、食物、建材等工業十分發達,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吸收的外來就業人口很多,因此人口密度也很高。我國縣域人口密度榜:27地每平方公里超千人,石獅超越北上廣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各縣域人口密度發現,當時,我國共有27個縣域人口密度超過了1000人/平方公里的大關,其中有26個坐落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前十的縣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