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 | 閏然
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調研報告中,保時捷曾位列中國高凈值人群最青睞的汽車品牌榜首。但近期保時捷的“減配風波”卻引發了諸多車主的不滿。
2022年4月25日,新浪旗下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稱,有消費者反饋,自己訂購的保時捷遭到官方無故減配。原本保時捷官方承諾因芯片供應不足,暫時將車輛減裝為“手動轉向柱”,后續將免費為車主升級“電動轉向柱”,但現在官方又改口不予免費升級,僅提供2300元代金券補償。
還有消費者表示,保時捷國外官網曾標注“因缺少芯片暫時提供手動轉向柱”,卻未在中國官網內提及,這一行為引起國內車主的強烈不滿。據悉,4月27日晚,保時捷官方微博直播中遭到大批保時捷車主刷屏式維權。
對此,保時捷方面終于在2022年4月30日發布了《保時捷中國致車主的一封信》,就電動轉向柱減配一事向車主致歉,并表示已成立特別工作組,期望盡快找到解決方案。

保時捷中國介紹了事件緣由:2020年以來,全球性半導體產能持續嚴重短缺導致汽車行業出現生產瓶頸。盡管保時捷一直在積極應對,但部分車型的個別配件依然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包括帶電動調節功能的轉向柱。
2021年下半年,保時捷中國從總部獲悉,為了保證車輛的及時交付,部分車型配備的帶電動調節功能的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調節的轉向柱,以確保車輛交付后仍可實現方向盤位置調節功能。同時,計劃待相關芯片短缺情況緩解后,通過改裝來恢復這一功能。保時捷中國隨即通過全國各授權保時捷中心將這一方案告知相關客戶。
保時捷中國表示,全球性半導體產能短缺情況仍非常嚴峻。新冠疫情的持續、尤其是奧密克戎病毒的廣泛傳播更是令形勢雪上加霜。保時捷總部在進行諸多努力協調后,仍無法預估電動調節功能相關芯片的到貨時間。這意味著,此前的恢復更換計劃將置客戶于持續的不確定性和無限期的等待中。
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時捷總部被迫決定,取消帶電動調節功能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保時捷中國隨即授權全國各保時捷中心與相關客戶進行主動告知和深入溝通。

保時捷表示非常理解受影響客戶對此調整的失望,以及主動表達意見的心情。為此已經迅速成立了特別工作組,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中國牽頭,聯合相關供應商,共同研究所有的可能性,期望盡快找到解決方案。
此外,保時捷表示,今年3月起,國內突如其來的疫情反復和相關防控措施,以及海外持續至今的疫情增加了溝通和協同工作的難度。希望征得客戶的理解給予多一些時間來努力尋找方案。
不過,保時捷中國并未提及補償措施會不會改變,目前僅提供2300元代金券的補償措施,顯然難以讓消費者接受,因為單獨補裝電動調節轉向柱需要花費3萬元。
自2001年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家經銷店至今,中國市場在保時捷全球版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保時捷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保時捷全球累計交付301915輛,其中保時捷2021年中國市場累計交付95671輛,同比增長8%,連續7年成為保時捷品牌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今年第一季度,保時捷全球新車交付量為 68426輛,同比下降5%。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銷售與市場負責人馮佩德表示,當前極為特殊的市場環境對汽車行業造成了廣泛影響,但市場需求仍高漲。

保時捷方面表示,保時捷在全球不同市場面臨的多樣挑戰使得第一季度交付情況呈現地區性差異。具體來看,在歐洲市場保時捷第一季度交付量為22791輛,同比增長18%;在美國市場,保時捷交付量為13042輛,同比下降25%;在中國市場,第一季度交付量為17685輛,同比下降20%。
原標題:《保時捷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