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道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14日報道,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中星1E”衛星。
據報道,衛星發射的時間是13日晚21時18分,主要將用于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話音、數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9月13日21時18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E”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
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是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主力構型。它填補了中國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5.5至7噸運載能力的空白,具備一箭一星和一箭雙主星發射能力。
報道稱,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作為中國首型采用助推器與芯一級集束式分離技術的捆綁火箭,相比通常先分離助推器、再分離芯一級的方式,減少了一次分離環節,火箭捆綁連桿結構更加簡化。同時,集束式分離也減少了一個助推器落區,整個組合體都在一個落區內,更加有利于控制火箭殘骸落區。
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37次發射。
另據美國航天新聞網9月13日報道,中國13日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E”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13日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發射成功,并證實了火箭的有效載荷。
據報道,“中星1E”衛星主要用于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話音、數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中星1E”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
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采用4.2米直徑整流罩,全箭總長60.1米,起飛重量約570噸,起飛推力727噸。
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從沿海位置發射衛星,降低了內陸發射的成本和風險,同時還具有可從較低緯度發射的優勢。
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上次發射是在2021年12月,成功將試驗十二號衛星01星、02星發射升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中星1E”衛星的新聞稿中說,它正在研發5.2米直徑整流罩的新構型,進一步提高火箭的任務適應性。
報道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計劃今年發射50余次,目前正在為發射中國空間站的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艙做準備。
中國還有多家航天公司正在進行發射工作。
又據美國太空網站9月13日報道,中國忙碌的航天年仍在繼續,13日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發射了“中星1E”衛星。中國航天官員說,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按計劃成功將有效載荷送入軌道。
“中星1E”衛星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的。中國對這種衛星鮮有提及,僅籠統地稱之為通信衛星。
《太空新聞》記者安德魯·瓊斯報道指出,這個衛星系列最近發射的“中星1D”衛星,是2021年11月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中國西南地區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