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唐書
編輯 | 閏然
近日,北京香蕉計劃體育文化有限公司企業狀態變更為“注銷”,注銷原因為“決議解散”。
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實際控制人為王思聰,最終受益股份為61.10%。王思聰創辦了香蕉計劃,旗下子公司涵蓋游戲、體育、經紀演出、影視、音樂等多個領域。
也不怪網友紛紛笑言“王公子沒有經商的能力”。回首王思聰的投資之路,無論是雷聲最大的熊貓TV,還是野心布局的香蕉計劃,雖然整個過程一度都像他這個人一樣引人注目,但似乎最終都不可避免地慘淡收場。


2015年7月23日,熊貓TV母公司“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當年9月5日,在英雄聯盟四周年慶典的表演賽中,王思聰隊所有成員的ID前都加了“潘達踢威”的字樣,讓觀眾們一頭霧水。
謎底很快揭開,就在當天晚上,王思聰在微博宣布,“PandaTV”游戲直播平臺即將上線,而他將出任CEO。
毫無疑問,對熊貓直播的登場,他是用了心思的。

然而好景不長,甚至在2016年內,熊貓直播就沾染上了不少負面新聞。4月,因涉嫌提供宣揚暴力等不良內容,文化部將熊貓直播列入查處名單。到2017年2月,上海市網信辦依法約談熊貓直播,要求全面整改。
進入2018年之后,熊貓直播近乎處于一種“死而不僵”的狀態,四處尋求買手接盤。就這樣茍延殘喘到2019年初,3月30日,熊貓直播官網發布公告,宣布正式關站。
仔細算來,聲勢浩大的熊貓TV真正的發展期甚至不到一年,都沒來得及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就不斷陷入各種爭議,輿論危機四起,大主播紛紛出走,資本方不斷撤離,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退出直播行業這塊大肥肉。
然而一開始,王思聰對熊貓直播所懷揣的商業希望實實在在是巨大的。一方面,他瞄準了直播行業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獨特潛力,一方面,作為I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老板,他有信心利用電競和直播的結合,進一步打開市場。

同時,在他的商業版圖規劃中,熊貓直播又是泛娛樂市場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把這個平臺做好做大了,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傳播紐帶,將游戲、娛樂、體育等領域串聯起來,打造一個真正的娛樂帝國。
也因此,有王思聰的鼎立投入,熊貓直播的誕生毫無疑問是“含著金鑰匙”的。在上線之初,便是備受關注。短時間間內就拿到了三輪融資:2015年11月完成數百萬天使輪融資,2016年9月完成6.5億元A輪融資,2017年5月完成的10億元B輪融資。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如果熊貓直播對年輕市場的搶奪成功了,那么以這幾個領域蓬勃的發展后勁,這一商業藍圖無疑是正確且恢弘的。
可惜,商場沒有如果。
成也王思聰,敗也王思聰。熊貓有“校長”的流量加持,自以為高枕無憂,而疏忽了直播平臺最根本的內容建設。
熊貓的員工是出了名的佛系,哪怕負面新聞都砸到臉上來了,回應也是拖拖拉拉顧左右而言他,一次又一次地損害了熊貓的口碑。
熊貓某主播跳槽后甚至爆料稱:“自己曾想做一期開車去北極的旅行直播節目,但熊貓方面的工作人員給出的答案卻是不行,因為熊貓直播的工作人員只想安安心心的養老,覺得做各式各樣的宣傳和版面實在是太麻煩了。”
而很多大主播們,工作態度是難得一見的懶散。其他平臺的主播為了擠占市場,恨不得24小時輪回直播,和觀眾互動更是盡心盡力。熊貓直播的主播們卻是經常性地請假擺譜,甚至聯手水友給自己刷量返點,絲毫沒有想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推廣部門更是把王思聰的人氣當成了鐵飯碗,對平臺的引流永遠只有“校長”這一個法寶,至于平臺本身的直播效應如何,似乎并不是他們所關心的。
原本大廈的地基就不夠牢固,360資本入場之后,熊貓直播的內斗還愈發嚴重,王思聰的權力近乎被架空。這些傳聞甚囂塵上,之后王思聰就再也沒有在微博公開提過熊貓直播。
當家主播PDD一紙訴狀將熊貓告上法庭,而后表示,“這事和老板沒有任何關系,如果有,我就立刻撤訴。”這似乎也側面佐證了,王思聰團隊在熊貓內部已經被架空的事實。
加上斗魚和虎牙的圍剿,熊貓直播更加無力扭轉市場的拋棄,最終從如日中天的行業新貴,淪落到潦倒破產的結局。

香蕉計劃及其一系列附屬公司,本質上都是王思聰“娛樂商業版圖”的組成部分。
2015年6月,王思聰在上海創辦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包括香蕉計劃電子游戲有限公司、演出經紀有限公司和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同年10月,他創立了香蕉計劃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簡稱“香蕉影業”),為上海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繼電子游戲、娛樂演出、體育之后的第四大板塊,也是香蕉計劃“全產業鏈、泛娛樂生態”重要一環。
這一“產業鏈”也曾短暫地成功過。

2015到2016年間,香蕉演出經紀公司簽約韓國知名女團TARA、EXID及韓國知名女團MISS-A前中國成員孟佳等眾多知名藝人。
除了簽約藝人,進行包裝和經紀事務外,公司還承辦各類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活動,打造新人選拔和培訓系統,制作網絡及電視真人秀綜藝節目,推出練習生培訓制度,培養國內新生代偶像藝人。
直到2018-2021年播出的《偶像練習生》、《創造營》、《青春有你》等選秀節目,還可以經常見到來自香蕉計劃的練習生,王思聰甚至還會親臨節目的決賽現場,為旗下藝人助陣打氣。

2016年1月,香蕉游戲傳媒獲得2016的LPL(中國大陸地區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承辦權,并在其后成功舉辦了2016LPL春季賽及春季總決賽,進一步地鞏固了自己在電競行業的地位。
在體育領域,香蕉計劃也曾節節開花。
2015年12月,前央視著名主持人段暄,正式出任香蕉計劃體育CEO;2016年6月,創辦大型體育直播真人秀《香蕉球·直播法蘭西》,憑借優質的內容和重量級嘉賓,一度成為“現象級”直播節目。
2016年8月,香蕉體育趁熱打鐵,不僅延續了《香蕉球》系列的品牌效應,還進一步升級節目內容,推出大型奧運直播真人秀《香蕉球·直播里約》,成為首檔以巴西本地人視角零距離體驗奧運的直播節目。

香蕉計劃在影視領域的發力也不遑多讓。香蕉影視成立之后,傾力打造了院線電影《電競狂潮》、超級網絡劇《吃的存在》,自主研發了院線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等,為電影市場帶來了新氣象。
和熊貓直播一樣,在建立之初,香蕉計劃也展現出了蓬勃的發展勢頭。只是很遺憾,熊貓直播在苦苦經營三年之后黯然退場,香蕉計劃的多線發展也未能笑到最后。
綜合來看香蕉計劃的目標產業,無論是演出經紀還是影視,甚至包括電子游戲業務和體育文化業務,都和演藝圈息息相關。
當初“香蕉計劃”甫一發布,萬達電影、華誼兄弟等業界大佬紛紛前來站臺,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積極捧場,整個行業都對這個新生的商業計劃充滿了期待。
然而對王思聰來說,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開始,不過是兩次短暫的絢麗煙火,都沒能長久。
不過兩三年的光景,熊貓TV無奈倒閉;香蕉計劃的情況好一些,但在2020年,公司也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局給出的原因為,“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在熊貓倒閉時,曾有許多主播在微博向王思聰討薪,同樣的事情也上演在了香蕉計劃的身上。
早在2020年12月7日,編劇劉曉峰就通過社交媒體發文,公開向王思聰討薪,稱自己被王思聰的香蕉影業拖欠80萬版權費,一度錄制視頻下跪懇求CEO韋翔東,但事情仍然未能得到解決。

作為一家注冊資本1億,王思聰持股68.5%的公司,連支付房租、發放工資都成了問題,還因為80萬被編劇在互聯網上公開討債,撕破了最后的臉面,可見香蕉計劃當時就幾近已經處于死而不僵的狀態。
平心而論,香蕉計劃的衰落和影視行業近幾年長期的不景氣的確分不開關系,難以實現真正的盈利,就缺乏足夠的發展動力。
但縱觀其負面纏身的社會輿論,有且只有王思聰這一個招牌,混亂的管理制度……它簡直就像熊貓直播的翻版,熊貓失敗時踩過的每一個雷,香蕉計劃都義無反顧地從頭再踩了一遍。
如今,退出公眾視線的不僅是熊貓直播和香蕉計劃,甚至包括王思聰本人。
先前他公開怒懟以嶺藥業,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危機和市場波動。2022年4月29日就有網友發現,王思聰微博賬號已經被清空,查無此人了,微博下一片空白,粉絲為0,關注為0。
頁面上只有冷冰冰的顯示:“該賬號因被投訴違反法律法規和《微博社區公約》的相關規定,現已無法查看。”

再聯想到兩次野心的破滅,不得不令人感嘆,這位首富之子的投資之路,實在是走得磕磕絆絆。
排版|林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原標題:《王思聰,諸事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