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財經
作者 | 閏然
編輯 | 一刀
長期的財務造假,最終讓人造鉆石大王隕落了。
2022年5月26日晚,深交所公告顯示, *ST金剛(豫金剛石)被強制退市。
這家曾被譽為人造鉆石龍頭的企業,因2020年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28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022年4月30日,豫金剛石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的首個年度報告(即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8.17億元、2021年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豫金剛石觸及深交所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豫金剛石成立于2004年12月,2010年3月在創業板上市。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金剛石單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穩居世界第一,而河南人造金剛石的產量占到80%。
在當年的招股書中顯示,豫金剛石的人造金剛石產銷量排在國內第三位。曾和黃河旋風、中南鉆石一起包攬了國內金剛石行業80%以上的產能和市場份額,堪稱中國版“施華洛世奇”,是國內最大的人造鉆石企業之一。
豫金剛石的股價在2015年曾達到過22.11元/股(前復權),總市值超過100億元,其創始人郭留希也曾是胡潤百富榜的常客。

但目前來看,豫金剛石已不具備持續盈利能力,近幾年發生的事情更是讓這家企業劣跡斑斑。
此前,豫金剛石經歷了一起嚴重的財務造假案,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郭留希曾因此被監管部門重罰。
2020年初,*ST金剛先是預告2019年實現凈利潤為6743.8萬元至9634萬元,隨后又修正預告稱,2019年凈利潤將虧損45億元至虧損55億元。

如此驚人的業績變臉立即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隨后經監管機構立案調查。
長期系統性造假的內幕逐漸浮出了水面。2021年8月13日,證監會向豫金剛石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豫金剛石在2015年至2020年這6年間進行長期的系統性造假。
豫金剛石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郭留希在涉案違法行為中起主要作用,證監會擬對其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并罰款1500萬元。
郭留希是河南最早一批做鉆石生意的人。1988年,他開始在河南周口沈丘縣以個體戶經營,當時做導電鋼圈。直到2001年,郭留希成立了河南遠發金剛石有限公司,主要做金剛石原輔材料,當時公司已有800多人,年收入幾千萬元。
他靠金剛石賺得盆滿缽滿,在業內人們稱他為“人造鉆石大王”。
但郭留希野心勃勃,最終選擇頻繁借款“掏空”了公司。他將這一切歸根于2016年的一次定增,募集資金45.88億元。
當時的郭留希打算斥巨資投建一項“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鉆石項目”,定增就是為了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郭留希自己參與定增10億元,其他各方定增的錢,都是借來的,并且其他各方都要求他,以及他的家人或者上司公司給予擔保。
由此,一系列連鎖反應開始產生,比如向別人借錢來還利息,借錢來還擔保債務,直接導致公司陷入流動性短缺危機。
為了掩蓋負債問題,郭留希又選擇了粉飾業績,財務造假對公司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郭留希曾對媒體稱他非常后悔,“信用破產最可怕,如今我的信用是負數,我非常痛苦。”當時,他還表示愿意讓出上市公司控制權,“凈身出戶”,引進戰投,確保公司未來平穩發展。
2022年2月18日,豫金剛石夜晚召開董事會緊急會議,同意免去郭留希董事長職務,接替者是國資股東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派駐董事劉淼。
根據券商中國報道,在此之前,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曾被郭留希主導的董事會排擠,而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也多次實名舉報郭留希。
定增不成反欠一身債,“吸血”上市公司,粉飾太平,一環接一環的錯誤,最終讓郭留希后悔終生。
原標題:《河南富豪,后悔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