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閏然
編輯 | 一刀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恒瑞醫藥的市值就蒸了發逾4000億。
自2021年1月,有“藥中茅臺”之稱的恒瑞醫藥值超6000億后,股價連跌不止,開始了下行之路。
2021的年報數字也不好看,恒瑞醫藥實現營收259.06億元,同比下降6.59%;歸母凈利潤45.30億元,同比下降28.41%。這也是恒瑞醫藥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雙降”。
恒瑞醫藥在年報中作出解釋,主要由于公司報告期內加快研發投入、集中帶量采購和國家醫保談判產品大幅降價導致毛利率下降等因素。
距離2020年1月孫飄揚辭去董事長職務,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恒瑞醫藥63歲創始人孫飄揚復出了。

2021年7月,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周云曙先生因身體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以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應職務。公司創始人、63歲的孫飄揚將代任董事長一職,直至董事會選出新一任董事長。
孫飄揚曾數次蟬聯“江蘇首富”的寶座。2020年,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孫飄揚家族以2335億元的財富排名榜單第四。在后一年,孫飄揚家族則由第四名跌至16名。
孫飄揚是恒瑞醫藥的“靈魂人物”。1958年,孫飄揚出生于江蘇金湖,本科就讀于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就讀于南京大學。
1982年,孫飄揚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連云港制藥廠,這家誕生于1970年的藥廠正是恒瑞醫藥的前身,但當時它還是一個生產紅、紫藥水和片劑的小廠。

孫飄揚發現了很受歡迎的抗癌注射劑VP16,所以他花了很多錢買回了該藥物的專利,在沒有生產注射劑的能力的情況下,把它生產成了膠囊。令人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款膠囊讓藥廠第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至此,公司的關注點就在抗癌藥物上了。1996年,連云港制藥廠營收破億元大關,一舉成為國內抗癌藥生產的龍頭企業。
1997年,孫飄揚主導連云港制藥廠進行改制,并更名為恒瑞醫藥。恒瑞醫藥從連云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藥廠,逐漸成長為千億市值的“醫藥一哥”
恒瑞醫藥是靠仿制藥起家的,后來孫飄揚也在努力進行仿制藥到創新藥的轉型。但至今仿制藥仍是恒瑞收入的主要來源,仿制藥在營收中占比高達60%。
而仿制藥是集采的主要對象。在2021年6月份的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中,恒瑞醫藥兩在2020年銷售18.7億元的產品落標,中標的6款產品,價格降幅高達80%~90%。
集采使得恒瑞醫藥仿制藥收入大幅下滑。與此同時,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中,恒瑞醫藥碘克沙醇注射液等2款重要產品意外落選,也引發了市場擔憂。
為了支持創新藥研發,恒瑞醫藥的研發投入不斷加碼——2018年至2020年,恒瑞研發投入分別為26.70億元、38.96億元、49.89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5.33%、16.73%、17.99%。

2021年,恒瑞醫藥累計研發投入達62.03億元,比上年增加12.14億元,同比增長 24.34%,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23.95%,創歷史新高,超凈利潤近17億。
那么孫飄揚的回歸,會給恒瑞醫藥帶來新的變化嗎?
今年一季度,恒瑞醫藥業績并無太大起色——實現營業總收入54.79億元,同比下降20.93%;歸母凈利潤12.37億元,同比下降17.35%。

多年前,恒瑞醫藥就將“科技創新”和“國際化”作為發展戰略來推進。特別是這兩年,恒瑞醫藥打造國際化臨床研發團隊、布局創新藥物國際臨床試驗的步伐不斷加速。
通過海外自建團隊加開放合作兩條腿走路的模式,一方面持續強化自身自主創新能力,激發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深化戰略合作,激發創新潛能。
但目前海外戰略的效果在業績上還沒有體現出來。2021年,恒瑞醫藥海外研發投入共計12.36億元,占總體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19.93%,海相對應的海外營業收入是6.17億元,僅占公司總營收的2.38%。

孫飄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國外市場的了解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醫藥發達的市場,我們要去競爭,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一是技術水平有差距,二是對他們整體的醫療保健體系還不夠熟悉。基于這兩點,我們現在還是做一些自己擅長的、在國際市場也值得探索的東西,看看有沒有開拓的價值,而不是全面進攻。做任何事情,我們需要先把目標搞清楚,把功夫做扎實。如果一個投入不能看到價值,那不管它看起來多美,都未必有意義。”孫飄揚說。
排版|林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原標題:《江蘇首富,遇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