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專注發現美好生活的況味。


作者 | 舒少環
來源 |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視頻博主“輕徙鳥”是國內較早傳播低成本租房生活的KOL,他從兩年前開始在中國各地尋找月租幾百元的小區房租住。
輕徙鳥是河北邢臺人,快30歲,在北京、杭州上過班。但工作屢屢不如意。最落魄時,他睡過7塊錢一晚的網吧,手機還在網吧被人摸走了。
干設計工作的他,機緣巧合下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從那之后,輕徙鳥專挑地偏人稀的市郊、小城市等地生活。
月租300元的山東乳山海景房,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一大租房發現。如今,他已住過全國十幾間月租百元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旅游地產。
這些房子大多裝修精良,可地處偏遠,空置率極高。《2017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地區有6500萬套空置住房,空置率明顯高于一線城市。其中,商品房的空置率在所有住房類型中位居第一,且呈持續上升趨勢。
對一些自由職業者來說,這些地區的低價空置房,是“北上廣”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第一次進入某海景度假區,輕徙鳥車行一路,途經無數縣道、鄉道及農田。終于,他在荒無人煙的田間小路看到遠處一片高樓,建得像大城市CBD。

找房過程中,他見過太多類似的“震撼”場景——在一大片山脈、農田的包圍下,幾十棟如大城市CBD般的住宅矗立其中,四周環繞著低矮樸實的民居。
通常,輕徙鳥找好房后,只租住一個月便繼續上路。幾年后,他也許會再挑一個地方長住。
輕徙鳥租住的房子大多是海景房,精裝修,普遍在60平方米以上,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齊全。



在那套月租300元的山東乳山海景房內,他還驚訝地發現了一個智能馬桶。
海景房大多靠海又臨山,天上的云大朵大朵,他喜歡趴在陽臺看云,仿佛自己能和云朵對話。傍晚時,他會去附近的海灘散散步、吹吹風。
可一旦踏出這些海景房小區的后門,用不了幾步他就能邁進大片農田。小區附近的商業街落寞冷清,商鋪空空蕩蕩,人沒幾個,牛卻滿街跑。
原來,附近農戶常把牛牽到商業街就撒手不管,晚上才尋牛回家。商業街的綠化帶便淪為這群牛的覓食場所。
牛比人多,是這個度假區的真實現狀。連小區附近的“爛尾樓酒店”,都被這群牛給霸占了。輕徙鳥說,這間爛尾樓酒店蓋了四五層,樓下和頂層都規劃了大泳池。

可他剛進酒店一樓大廳,就能聞到一股牛屎味,走到大廳的“花池”一看,里面居然養了三四十頭牛。
這里已經徹底淪為附近農戶的養牛場。
輕徙鳥沿著樓梯從一樓走到三樓,墻壁上全是涂鴉——用噴漆噴的“CS”字樣、小人、告白的標語??
一年之后, 再次探訪此地,他發現爛尾樓酒店已經消失,新小區在原址上破土動工,不知它的命運又將如何。
他租住的旅游地產附近,常會出現未完工建筑。某天,輕徙鳥闖進了一棟爛尾的三層歐式別墅,別墅前庭泳池內是一攤黑漆漆的水,四周苔蘚瘋長,后庭草皮上有幾個不明塑料物。雖然別墅外觀基本建好,但內部仍是毛坯房,大多房間沒門沒窗。
輕徙鳥發現,只有幾間空房裝有用木板拼成的門。透過縫隙,他看到屋內放了些食物,幾件衣服掛在墻上。他猜,“這里應該住了人,可能是附近的農民工” 。



通常,輕徙鳥入住的小區規模很大——至少有10棟樓,一棟樓幾十層,隨隨便便就能容納上萬人。可到了晚上,亮燈的住戶卻星星點點,略顯詭異。
但這并不影響開發商在這些小區周圍大舉建設其他樓盤,包括商住公寓以及高檔別墅。

由于缺乏穩定的常住人口,輕徙鳥租住的旅游地產很難有好的周邊配套。即便有好的配套,沒有常住人口作支撐,久而久之,這些配套也很可能被荒廢。
因此,輕徙鳥大多靠旅游地產附近的村鎮滿足日常所需。
住在乳山時,每天早上他都會去附近四五公里外的鎮上趕集。集市凌晨四五點營業,下午兩點收攤,主要售賣生蠔、扇貝等海鮮,他會順帶買點零食、炒貨及服裝。只是,市集地點每次都會調整,輕徙鳥不得不每次都在網上提前搜索“舉辦地”。


偶爾,他會光顧四五公里外甚至更遠的超市采購一周的食材。家附近的小超市物品甚少,且物價高于市場價兩三倍。
有的海景房小區外賣也能送達,但輕徙鳥一般只點品牌快餐,因為其他外賣食物的口味難以保證。只是,一些本土快餐品牌的味道同樣一言難盡。
迫不得已,輕徙鳥大部分時間都自己做飯。偶爾他也會到鎮上吃點小吃,要是想吃火鍋、燒烤,就只能開車行駛個幾十公里。但能不能吃到,基本靠運氣。
至于日用品,輕徙鳥主要靠網購;取個快遞,不能只靠雙腳,有時還要靠車。有一次,他一路開了十幾公里到鎮上才拿到包裹。
如果還有其他娛樂需求,比如看電影,輕徙鳥則不得不開車去幾十公里外的市區。但那里的電影院往往無法滿足他的觀影需求,“我喜歡巨幕廳”。
輕徙鳥只能再次出發。
有一次,他從山東省海陽市開了80多公里到達青島市,只為更好的觀影體驗。

當然,輕徙鳥租住的這些地方也享有“鎮級”物價。除去頻繁找房花去的油錢等,他每月固定的生活花銷只有一兩千元。
有一次,他在云南租了輛雪佛蘭,租金只要11元/天。至于大眾、豐田、本田等,當地一天的收費則在80元左右,這是淡季的普遍價格。最貴的是跑車,200元租一小時,專供客人拍照。
不過,生活在這些地方,輕徙鳥的社交生活幾乎為零。多數時候,他習慣宅在家,熬夜、晚起,作息跟住在大城市沒啥區別。想見朋友了,他就會回老家生活一陣子。

輕徙鳥找房的首選,是旅游地產。
他總結了一套方法論——先去大開發商官網找它們的旅游地產,然后打開衛星地圖,把地圖放大,沿著海岸線一點點看;另外,要避開大城市,挑那些偏僻、無人的地方。
他說,這個方法看起來簡單粗暴,實際直觀有效。這些旅游地產往往品質可靠,趁淡季講講價,很可能月租幾百元就能租下一套房。
旅游地產,曾是中國地產界的香餑餑。全球增長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數據顯示,2012—2016年期間,中國旅游地產的項目數量從2012年的2259個增長至2016年的8918個,即每年平均增長1600多個項目。
這些旅游地產項目投資動輒幾十億元。據國家旅游局的《2016中國旅游投資報告》中的數據,2016年全國有2209個在建旅游項目的投資均在10億—50億元。
旅游地產在業界有個公開的秘密,即空置率高。即便是熱門度假區,淡季的空置率也高得可怕,更何況那些缺乏競爭力的旅游地產了。


找房路上,輕徙鳥目睹了不少建在偏僻道路甚至懸崖旁,打著熱門景區、度假區名號肆意擴張的住宅樓。“這些地方,既沒好景色,離市區又遠,連節假日都看不到什么人。”
業內人士透露,購買旅游地產大多屬于沖動消費。“買完之后他們發現,根本沒時間去住。”輕徙鳥總結道。通常,一些旅游地產開發商會先將房子賣給購房者;之后,由于長時間不入住,購房者將房子交由第三方運營公司;最后,為了盡可能將房子租出去,運營公司不得不以極低價出租這些房子。
這就給了像輕徙鳥這樣的自由職業者“租房撿漏”的機會。除了冷門旅游地產,輕徙鳥發現,在一些沿海小城新建的城區,也容易租到低價房。
他租住在山東海陽的新城區時,幾乎看不到什么人,站在路邊,“好一會兒才能看到一輛車慢慢開過”。
在北京、杭州上班時,輕徙鳥曾為過上中產生活努力賺錢。但住進月租百元的房子后,他反倒沒那么急著賺錢了。近期,他說自己3個月才接了一單活。
他透露,如今的收入剛夠每月花銷。他把更多時間花在了拍攝視頻上,常常剪片到凌晨。當被問及是否對存款、對未來感到焦慮時,輕徙鳥很坦然:“也會。不過,沒太所謂。”
原標題:《離開北上廣,住進月租300元的海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