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全國多地爆發新一輪新冠疫情,感染者數量增多,網絡上對感染者的稱號也發生了改變。一些人調侃式地把新冠陽性感染者稱作 “小陽人”“羊”,逐漸發展為“兩腳羊”,后來又呈現了對性別年紀做出區分的“公羊”“母羊”“老羊”“羊羔”,更有單個人員背上畫著“抓羊”的圖片。 專家表明,這類稱號不尊重病患,且有矮化、去人性化的傾向,簡單造成輕視、架空的次生損傷。“疾病的污名化問題由來已久,歷史上有瘟疫期間,因被污名化的患者遭焚燒的極點事例,可見瘟疫驚懼給人們心思帶來的歪曲;在網上用鍵盤污名新冠患者,其實也是瘟疫驚懼的表達。”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表明,媒體和學者應該活躍為患者正名。 來歷:健康時報 把新冠感染者稱作“羊”,是輕視的次生損傷 - 新聞 - 健康時報網_精品健康新聞 健康服務專家
年初至今,全國多地爆發新一輪新冠疫情,感染者數量增多,網絡上對感染者的稱呼也發生了變化。一些人戲弄式地把新冠陽性感染者稱作 “小陽人”“羊”,逐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