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 6 月以來(截止到 22 日),全國共有 183 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月極值,46 站突破歷史極值,華北地區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均出現在 6 月 22 日。
今年 6 月以來(截止到 22 日),華北地區高溫日數 6.4 天,較常年同期(3.3)偏多 3.1 天,為 1961 年以來歷史第 5 位,僅次于 1972 年、1968 年、2005 年、2022 年。北京(7.9 天)為 1961 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河北(7.8 天)為次多,天津(6.1 天)為第三多。
對于此次持續性高溫天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提示:
高溫天氣對健康帶來最直接的不利影響是高溫中暑。按照中暑程度的不同可以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在出現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癥狀時,會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如果及時轉移至陰涼地方,補充水分,癥狀就會緩解。但如果出現重癥中暑時,可能引發心律失常、昏迷、驚厥、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腫和腦水腫。
重癥中暑,尤其熱射病造成死亡的風險很大。熱射病有 2 種類型,一種是勞力型熱射病,主要由于高強度體力活動引起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導致。常見于夏季戶外劇烈運動的健康青年人,如在夏季參訓的官兵、運動員、消防員、建筑工人、快遞員等。
另一種是經典型熱射病,主要由于被動暴露于熱環境引起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而發病。常見于年幼者、孕婦和年老體衰者,有慢性基礎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另外,悶熱不通風的室內、未開空調的車內也是經常發生中暑的場所。
高溫天氣下人體大量汗出,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減慢,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促發風險也隨之增大。
來源 | 央視新聞
責編 | 陳婉允
火炎焱!全國183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月極值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495701a8e9f096bcf1c16a9
侵權請聯系6881@163.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