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圍的高溫干旱正籠罩著長江流域。眼下,南旱北澇的態勢也仍在產生。 2022年8月19日,鄱陽湖都昌新妙大壩水域,繼續干旱下,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面積快速減縮 圖據IC photo 據我國氣候局8月19日發布的信息,8月以來,北方地區多降雨氣候,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吉林等地的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局地2倍以上,有23個國家氣候站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 然而,南方地區的降水狀況卻截然相反。紅星新聞記者從我國氣候局得悉,自今年7月1日以來,江南、江淮、江漢及川渝等地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氣候干旱迅速發展。據監測顯現,8月18日,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貴州大部、重慶、四川大部、西藏中東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氣候干旱,局地特旱。 受降水偏少及繼續高溫影響,本該處于主汛期的長江,卻有多處水位創有記載以來最低;洞庭湖、鄱陽湖提前“入枯”時刻破紀錄;重慶66條河流斷流;下游的上海長江口現稀有夏日咸潮、部分地區小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長江流域為何“汛期反枯”?今年糧食產量會受影響嗎?專家逐個解讀!
大范圍的高溫干旱正籠罩著長江流域。眼下,南旱北澇的態勢也仍在發生。 [圖片] 2022年8月19日,鄱陽湖都昌新妙大壩水域,持續干旱下,我國最大淡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