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辦醫函〔2022〕20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5月以來,世界多個非流行國家陳述了猴痘病例,且存在社區傳達。為提前做好猴痘醫療應對作業預備,進步臨床早期辨認和規范治療才能,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安排制定了《猴痘治療攻略(2022年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履行。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安排做好猴痘治療相關培訓,實在進步“四早”才能,一旦發現猴痘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應及時按照有關要求陳述,并全力安排做好醫療救治作業,實在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2022年6月10日 猴痘治療攻略 (2022年版)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獸共患病毒性疾病,臨床上首要表現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該病首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來,一些非流行國家也報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區傳達。為進步臨床醫生對猴痘的早期辨認及規范治療才能,特制定本治療攻略。 一、病原學 猴痘病毒(MPXV)歸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是對人類致病的4種正痘病毒屬之一,別的3種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電鏡下猴痘病毒顆粒呈磚形或橢圓形,大小為200nm×250nm,有包膜,病毒顆粒中有結構蛋白和DNA依靠的RNA多聚酶,基因組為雙鏈DNA,長度約197kb。猴痘病毒分為西非分支和剛果盆地分支兩個分支。本次非流行國家部分病例病毒測序成果為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的首要宿主為非洲嚙齒類動物(包含非洲松鼠、樹松鼠、岡比亞袋鼠、睡鼠等)。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溫,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數月。對熱靈敏,加熱至56℃ 30分鐘或60℃ 10分鐘可滅活。紫外線和一般消毒劑均可使之滅活,對次氯酸鈉、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靈敏。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首要傳染源為感染猴痘病毒的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包含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為傳染源。 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人首要經過接觸感染動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人與人之間首要經過密切接觸傳達,也可經過飛沫傳達,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還可經過胎盤垂直傳達。尚不能掃除性傳達。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穿插保護力。 潛伏期5-21天,多為6-13天。發病早期呈現寒戰、發熱,體溫多在38.5℃以上,可伴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癥狀。大都患者呈現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淋巴結腫大。發病后1-3天呈現皮疹。皮疹首要呈現在面部,逐步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離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較軀干更為多見,手心和腳掌均可呈現皮疹,皮疹數量從數個到數千個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結膜和角膜等。皮疹經歷從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疹到結痂幾個階段的改變,皰疹和膿皰疹多為球形,直徑約0.5-1厘米,質地較硬,可伴顯著癢感和疼痛。從發病至結痂掉落約2-4周。結痂掉落后可留傳紅斑或色素冷靜,甚至瘢痕,瘢痕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部分患者可呈現并發癥,包含皮損部位繼發細菌感染、支氣管肺炎、腦炎、角膜感染、膿毒癥等。 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嚴峻病例常見于年幼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預后與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露出程度、既往健康狀況和并發癥嚴峻程度等有關。西非分支病死率約3%,剛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約10%。 外周血白細胞正常或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削減。部分患者可呈現轉氨酶水平升高、血尿素氮水平降低、低蛋白血癥等。 1.核酸檢測:采用核酸擴增檢測辦法在皮疹、皰液、痂皮、口咽或鼻咽分泌物等標本中可檢測出猴痘病毒核酸。 2.病毒培育:收集上述標本進行病毒培育可別離到猴痘病毒。病毒培育應當在三級及以上生物安全實驗室展開。 1.疑似病例 呈現上述臨床表現者,同時具有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項: (1)發病前21天內有境外猴痘病例陳述地區旅居史; (2)發病前21天內與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觸; (3)發病前21天內接觸過猴痘病毒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或分泌物。 2.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培育別離出猴痘病毒。 對契合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規范的病例,應按相關要求進行傳染病陳述。 首要和水痘、帶狀皰疹、單純皰疹、麻疹、登革熱等其它發熱出疹性疾病辨別,還要和皮膚細菌感染、疥瘡、梅毒和過敏反應等辨別。 ...關于印發猴痘治療攻略(2022年版)的通知_病毒_病例_發病
國衛辦醫函〔2022〕20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2022年5月以來,國際多個非流行國家報告了猴痘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