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tton id="z8xy6"><menu id="z8xy6"><form id="z8xy6"></form></menu></button>

        1. <em id="z8xy6"></em>

          <em id="z8xy6"><label id="z8xy6"></label></em>
          1. <div id="z8xy6"><ol id="z8xy6"></ol></div>

            如何評價蘋果發布的 Mac Studio,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Mac Studio, 看到它的設計,你就應該會意識到它的性能有多強:


            鋁合金材質+CNC 切割加工,風扇占了機身至少 1/4 的體積,這是 Apple 不常見的設計,一切都為了實現散熱的功耗需求。這都是因為它內置的是 Apple 目前最強的 M1 Ultra 芯片。


            1140 億晶體管,可以理解為它是由兩個 M1 Max 進行特別封裝連接在一起,Apple 把它叫做 UltraFusion 架構,最高 20 核 CPU 和 64 核 GPU, 還有更強的 Media 引擎以及 NPU 引擎。

            在 Apple 的口中,它的 CPU 腳踢 i9-12900K:


            而 GPU 只需要 80W 就可以拳打 300W 的 3090:


            盡管上邊的性能對比肯定是 Apple 選了一部分對自己有利的項目,不代表在所有層面搭載 M1 Ultra 的 Mac Studio 就能打贏 i9 + 3090 了,但是回頭想想它的體積,真的就是一個小盒子那么大,甚至很多 NUC 都要比它大一圈。


            目前來看,Mac Studio 的輸入功率是最大 370W, 算上其他部件的損耗,它可能整機會跑到 200W+, 所以盡管功耗高了很多,但是整機加起來也就是一個傳統 PC 的 CPU 功耗而已。

            說明 Apple 也依然只會在功耗/性能的甜點去用這一塊芯片,并沒有繼續拉高功耗換性能。

            接口也很 Studio:

            前置讀卡器,USB-C(雷電 4)接口,后置 4*USB-C(雷電 4),還有 USB-A*2 + HDMI* 1 + 10Gbpe 網口,所以它能輸出 4 塊屏幕和一個 4K TV:


            Mac Studio 是恐怖的,PC 這邊如果要弄一個復仇者聯盟的話,不知道需要多少公司加起來才行了。


            M1 Ultra 的起步價格 29999 人民幣。


             

             

            Power Mac 的復仇:Mac Studio 火力全開


            在蘋果的愿景里,是有一類達到甚至超過目前主流桌面端的性能、且能耗僅介于筆記本和桌面端的產品。

            它擁有 mini Desktop 的體積,可能比主流游戲本筆記本略高的功耗,卻要趕超桌面平臺的性能。

            在這個產品指導思想下的產物,就是 Mac Studio。

            優勢:M1 Ultra,MCM 帶來的雙倍性能



            因為它是一個 MCM(Multi-Chip Module),所以基本上就是給多少 Tile 就有多少性能增加,那翻倍也不是什么令人吃驚的事情,于是你們就看到了這個完全命中的預測:從 CPU 到 GPU 到 NPU 到內存帶寬到內存容量,全部都是 2x M1 Max 的規格。

            整機功耗是 370W 輸入,應該實際 SoC 能耗在 250W 左右吧,再給 100W 去 TB 供電什么的。

            如果你知道你需要一臺 Mac Studio 來解決什么問題——那你大概率是目標用戶。

            如果你只是覺得它很厲害——那你大概率不是目標用戶。

            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它不能解決我現在面臨的問題——那顯然不是目標用戶。


            雙風扇 + 為散熱優化的風道和機身,配合定制的環形內置電源,讓它變得前所未有的緊湊和優雅。

            缺點:Mac 還是 Mac,M1 Ultra 還是來自 M1

            盡管這臺機器極其緊湊,接口也給的非常豐富,但是它也不是完美的機器。

            首先是因為 M1 開發周期的關系,沒趕上 HDMI 2.1,于是那個 HDMI 接口就和所有 M1 系的產品一樣是 HDMI 2.0 了。

            Mac 干不了的事情,它也一樣干不了,Mac 不適合干的事情,它還是同樣不適合干。

            很遺憾的是蘋果并沒有開放 M 系列芯片產品給別的系統的意思,于是它和其它 Mac 一樣,擁有一樣的短板。

            它和它那個精神上的前輩 Mac Pro 2013 一樣,還是插不了很多 PCIe 擴展卡。

            從 x86/64 轉型的過程中,注定有很多插件和穩定性問題,這也是為什么盡管 M1 Pro/Max 如此強大,仍有不少朋友選擇 Intel x86/64 的 Xeon Mac Pro 作為主力工作機。

            不過,這些都并不影響 Mac Studio 作為目前最佳小尺寸桌面機的身份。

            蘋果是一家記仇的公司,這么說可能不太合適,讓我們換個說法——蘋果是一家有執念的公司。

            想當年,因為 PowerPC 陣營能耗比不行,蘋果 Mac 產品線被迫整體遷移到 Intel 的 x86/64,在經歷了這么多年后,當蘋果選擇再次轉換陣營,從 x86/64 轉為 Apple Silicon 的時候,在工業設計上毫不掩飾地將新款的 MacBook Pro 設計得與 Power Mac 時代的 PowerBook G4——無比相似。我們都知道 Apple 在從 x86/64 轉向 Apple Silicon 的計劃是兩年,而現在正是第二個年頭。

            M1 ULTRA 成就了這款產品,也因此 Mac Studio 以 Power G4 Cube 的形態回歸。

            在蘋果的愿景里,是有一類達到甚至超過目前主流桌面端的性能、且能耗僅介于筆記本和桌面端的產品。它能夠滿足創作者最狂野的夢想,也是取代 Intel Xeon Mac Pro 的最后一塊拼圖。也正因如此——Apple Silicon 完成了重整 Mac 產品線的愿景,巔峰性能,也正因這款產品。

            Mac Pro 2013 的遺產已經有人繼承,Mac Pro 2019 的旗幟卻還缺一個人來繼續揮舞。

            再等等,大的,在后面。

            顯然,那個 4-tile 的怪物,正準備露出它的獠牙。

            或許,六月份就能見到了吧。

             

            給TA打賞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賞
            科技

            如何看待博主地球上的 Alex 稱「鴻蒙被MIUI打臉」?

            2022-3-6 12:22:51

            科技

            微軟將在2022年6月15日徹底結束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的使命

            2023-6-3 18:25:39

            0 條回復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個人中心
            購物車
            優惠劵
            今日簽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1. <button id="z8xy6"><menu id="z8xy6"><form id="z8xy6"></form></menu></button>

                  1. <em id="z8xy6"></em>

                    <em id="z8xy6"><label id="z8xy6"></label></em>
                    1. <div id="z8xy6"><ol id="z8xy6"></ol></div>
                      性爱交叉点